骨折後的癒合一旦不完整,除了外觀留下後遺症外,動作可能受到影響,就是疼痛感易解除。一名十七歲的少女為減少爸媽的負擔,課後飲料店打工賺學費。然去年一場擦撞車禍讓騎腳踏車的她受傷,身體擦傷瘀青漸漸癒合後又回去打工,雖沒有嚴重疼痛腫脹,她的右手腕偶爾會感覺隱隱作痛而感到無力。爸媽以為只是一般的扭傷,帶她到國術館接受民俗治療,一直沒有見效。拖了1年後,老闆看認真工作的阿珠右手一直綁著護腕,就建議她做詳細檢查,這才發現是骨折癒合不全,重新手術並植入骨釘才恢復正常。
成大醫院骨科部楊岱樺醫師指出,手腕由前臂橈骨和尺骨及8塊小型腕骨形成,分為前後2排、各有4塊骨頭。牙周病治療外形像船長型彎曲形狀的舟狀骨是靠近手腕拇指側的腕骨之一,位於橈骨上方,對腕關節的運動和穩定性很重要。
舟狀骨的骨折,經常是跌倒時手腕背屈撐地,造成體重集中落在手掌上而發生;此外從事體育競技活動或機車碰撞,也可能發生傷害。這樣的舟狀骨骨折會發生在包括兒童在內的各個年齡段的人群中。
舟狀骨骨折的症狀通常包括拇指根部下方區域的疼痛和壓痛。楊岱樺醫師指出,傷者移動拇指或手腕,或者嘗試捏、抓住某些東西時,症狀可能會惡化;且除非手腕因合併其他部位骨折變形,否則舟狀骨骨折可能並不明顯。而有些舟狀骨骨折的疼痛並不嚴重,可能會被誤認為只是一般的手腕扭傷。
為什麼牙周治療這麼重要?因為牙周是口腔中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就像房屋地基一樣,有健康的牙周(包括齒槽骨、牙骨質、牙周韌帶及結締組織等)才能擁有一 口健康亮白的牙齒。飯後或睡覺前沒有好好清潔牙齒,食物殘渣會留在口腔內與唾液結合形成牙菌斑,久了就成為牙結石,當刷牙流血、牙齦 腫痛甚至萎縮時,都是牙周病的前兆,再不清除,就會造成牙齒脫落、晃動,失去咀嚼功能。牙周病的罪魁禍首,即是附著在牙齒上的牙菌斑,自小開始,我們的口腔內便不斷上演一幕幕細菌與牙齒及其周圍組織的戰爭。在口腔的溫床中,潔牙後數小時內就有牙菌斑的形成,因此為了要控制牙菌斑的成長、降低毒性強的厭氧菌的滋長機會,則得靠平時正確的潔牙方法,以維護口腔的健康,同時也要藉由攝取營養均衡的食物,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增強個人的抵抗力,並加上定期的口腔檢查確認口腔健康狀況,才能早點發現牙齒的問題,並及早接受醫師的牙周治療,如此一來才能擁有健康的口腔。
在治療上,楊岱樺醫師說,根據骨折的嚴重程度和骨的位置,可以從打石膏到必須手術。如果骨折不移位,通常用石膏固定治療最少6週左右,但某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如果骨折位於舟狀骨中段(腰部)以下或靠近前臂段(近端)骨折等部位,因這些區域血液供應不足,骨折會進一步阻礙血液向骨頭的灌流,癒合將更加困難,或者骨折完全移位,則需進行手術,並使用1根無頭螺釘或多根鋼針固定。
楊岱樺醫師也提醒指出,手腕疼痛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只要骨折沒有癒合,手腕上的疼牙周病治療方式痛就不會消失;疼痛可能是骨折的警訊。因此,疼痛持續存在,應及早就醫尋求正確診斷,以能及時治活動假牙療舟狀骨骨折,將有助於避免潛在的併發症及避免病情惡化。
許多民眾或許會納悶,為什麼明明有刷牙但卻還是有牙周病的情形出現?何松穎醫師表示,一般而言牙周病常會出現在口腔清潔較不確實的族群身上,有刷牙並不代表有刷乾淨。那麼反過來說,什麼樣的人容易有牙齒沒刷乾淨的情況?醫師表示,除了平常未做好口腔清潔的民眾之外,其他像是失智、失能等行動不便的患者就容易有無法確實作好清潔的情況,患者或照護者應多加留意。另外比較特殊的情況是,荷爾蒙變化對身體造成的影響,例如女性初經、懷孕等,這些荷爾蒙的變化都可能造成牙齦出現發炎的情況,不過這種族群比較常見的牙周病通常為牙齦炎,較少進入到牙周炎的情況,一般來說會隨著荷爾蒙恢復正常。